今天除了講民族主義之外,更加會涉及到不同意識形態的簡介,包括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保守主義等等。
重溫之前兩集
帝國與王朝
·
早前,消息指中國大陸政府禁止了一本關於崇禎皇帝的歷史著作。 這件事激發了我一個突發的奇想:為何不製作一期節目,專門探討「亡國」?有些讀耆以為,我只是想戲謔那位不幸的皇帝,用「崩口人忌崩口碗」來開神奇大帝的玩笑。 但如果僅此而已,這個話題對我而言並不具吸引力。 我今天給自己的挑戰,是要一氣呵成地穿越時空,談論從古代到現代各個帝國的興衰歷程。 更重要是,我希望從一個新的視角來思考每個帝國的本質,以及「王朝的結束並不等同於帝國的終結」這一看似明顯卻往往被忽略的現象。
聯邦與共和
·
聯邦,就是「一國多制」。聯邦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地方高度自治」;相對的就是「一國一制」。聯邦制所針對的是政府行政架構。 聯合國 193 個成員國當中,166 個是以以「一國一制」的形式存在。聯邦制的只有 27 個。 不少前英國殖民地,最終都成為聯邦制國家,例如美國、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澳洲、南非等,「一國一制」的兩個例外是新加坡和紐西蘭。值得留意是,當年新加坡被馬來亞排擠出來,而紐西蘭本來也是可以加入澳洲。兩個國家都是由於種族政策的原因,而走向獨立。 非英國前殖民地又以聯邦形式存在的國家,例子有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和瑞士。通常這些國家都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的社會。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