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之前兩集。在第一集我跟大家解釋了人類文明如何由原始的「共產主義」,由於文字的出現,記帳的方法出現,漸漸演變出通貨,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錢。另外我也有講解到貿易如何促進了銀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銀行的本質是甚麼。銀行必須要借出多過他們所擁有的存款才能賺錢的。可能有人會問,銀行如果借出去的錢是多過他自己的存款,一旦擠提怎麼辦呢?銀行同業其實本身是一種利益共同體。即是說,如果有一間銀行的錢被人提走了,但是持有這些錢的人就存回到另一間銀行,其實是不會出現金融危機,因為銀行和銀行之間會互相借錢,這樣制度最終又演變成我們今天的中央銀行制度。
在第二集我就講解了現代金本位的歷史,用國際共通語言的比喻解釋「國際通貨」如何出現的。
由十九世紀的金本位到後來的以美元為基準的國際金融秩序,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期間經歷這好多次金融危機,當中更有不少是流動性不足導致的信貸緊縮。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 1971 年,我們叫做「布雷頓森林系統」(Bretton Woods System);各國貨幣與美元以固定聯繫匯率掛勾,美國政府則對天下承諾,以 35 美元可以兌換一安士黃金。
1971 年美國單方面宣布不再守黃金兌換承諾。但是在之後的半個世紀,美元仍然是國際通貨。逆向思維去想:美國已經破產一次,但實在沒有甚麼大不了。真正問題是,為甚麼當年美元要與黃金脫鉤?1971 年後,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貨幣本來嚴格來說是可以自由浮動,也不需要以美元為基準的,但為何 1970 年代之後,美元的主導地位仍然繼續維持下去?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維持著美元的制度,不單止是美國政府的承諾,背後更重要是整個金融的網絡。
正如上次也有提到,哪怕是一個帝國覆亡之後,它所留下的制度,尤其是貨幣制度,有時還是會繼續沿用下去好幾百年。不論是羅馬帝國抑或漢朝,都是有這樣的情況;西漢的五銖錢在漢朝覆亡之後幾百年,一直是東亞最主要的通貨。直到唐代的開元通寶出現,另一個帝國發行的通貨,才取代了之前的五銖錢。
美元究竟會不會有朝一日不再是世界通貨呢?既然在廿世紀美國可以取代英國,為甚麼廿一世紀的中國不可以取代美國?究竟在甚麼情況下,美元會被取代?會不會是因為美國政府破產,由另一隻貨幣取而代之?假如美元被取代,又會是甚麼?是一籃子貨幣?還是回歸金本位?又或者是 Bitcoin?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