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Preview

中山美穗與日本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

日本文化產業與軟實力

上星期五一早就聽到中山美穗逝世的消息。當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又一位代表著八九十年代黃金歲月的代表物離開這個世界。」其實中山美穗的年紀與我們這一代人年齡相約。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目中,最深刻的印象大多來自她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尤其是她在 1990 年代演出的電視劇、電影又或者是流行曲。

之後,在不同的群組,見到與我年齡相約的同輩轉載了她的作品。這一切不禁令我想起,在某個時空中,日本的流行文化對整個亞洲,甚至是世界的影響之深遠;這些流行曲也勾起了許多日的回憶。

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力為何歷久不衰?日本的軟實力又是如何形成?

其實我們所熟悉的日本流行文化,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最早的一代日本流行文化,包括了他們的動畫和電影。戰後的日本漫畫代表作品,有手塚治虫的《阿童木》和《怪醫黑傑克》等等;而電影方面,則有黑澤明導演的《姿三四郎》、《野良犬》、《羅生門》等名作。

雖然我只不過是流行文化的消費者,亦不是甚麼專家;肯定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舉出更多例子。我只是想從產業和社會的角度,去分析日本流行文化為何能風靡全球,以及對香港的啟示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