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世民
利世民聲音專欄
香港政府如何由高效變得無能?
0:00
-22:57

香港政府如何由高效變得無能?

從觀察政治悟到管理學的原則

這幾天在準備回顧 2022 年;第一集是講中國和俄羅斯。

拍片之後,我想到了一些事情可以在這裡補充;但入正題前,請容許我咬文嚼字。

除非你是甚麼政治學者,否則你可能會覺得「獨裁」、「專制」和「極權」,是互通的幾個詞。

獨裁,就是由一個,又或者兩三個人人,把持一切決定。由於權力太過集中,有人甚至認為,天下間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獨裁。

任何統治都是要一群人去做,那就是專制。人類有史以來,都是專制。錢穆甚至曾經提出,古代中國不是獨裁,而是專制;由一小撮有同樣背景的人,把持所有決定。

以上所提到的「同樣背景的人」,可以因血緣、種族、語言等,但也可以是純粹後天的身份;例如是某個黨的黨員,又或者是某個宗教的神職人員。

專制,不一定是極權。甚至乎可以說,多數人都覺得,某程度的專制可以接受;尤其是當他們自己本身就是統治階層的一員;也有些人稱呼統治階層的成員做精英。

極權,是完全另一個層次的控制。最極致的,是社會各個方面都完全控制,包括經濟、教育、媒體和私生活。另外,極權統治者的典型特徵是,擁有絕對權力,不受任何「外部勢力」束縛;所以在國際關係中,極權統治者一定要做「話事人」。

否則,做不到「話事人」也要做「對頭人」。

對內,極權統治者要人民絕對服從。宣傳、審查和恐嚇,都是慣用手段;異議更是必遭壓制。極權主義,亦會有一套無論如何都能夠自圓其說的意識形態。

至於專制社會,會用利益去收買群眾;只要沒有直接威脅到精英的利益,專制社會只需要維持某程度的尊卑之分,而不用絕對的服從。

假如用 George Orwell 的兩本名著去做類比,Animal Farm 所描繪的是一個專制社會,而 1984 的世界就是個極權的「反烏托邦」(Dystopian)。


過去三十幾年,神奇國度似乎是由專制走向極權;尤其過去幾年,這個情況更加明顯。

「為何要這樣細分?反正都是不民主,不是嗎?」歷史上,專制是常態。假如說十四億人的神奇國度是專制社會;那是正常不過的事,沒有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

但是極權統治卻是很難維持。不要忘記,天下間任何一個選擇都意味背後有一定代價;而極權統治,每個選擇的代價更是可以很大,也就是很高的管治成本。

大家如果記得在 1984 當中,第一幕就是所有人都要對著電視機做運動,做得不夠落力,是為被責罰的,可以想像這種社會工程有多大的成本嗎?其他的監控維穩統戰,全部都是成本。

當然,最終付出代價的,往往是社會最低層的人;不論是甚麼社會體制模式,亦如是。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這一點,所以很多人其實不反抗專制,尤其當他們相信自己有機會晉身精英階層,當「人上人」。


之前在另一篇文章有提到 Dunbar Number;人類學家對靈長類動物研究時發現,腦袋的運算能力,限制了我們可以應付的人際關係有多複雜。人類嘛,最多就只可以處理約 150 人。換句話說,我們生活裡面家人、親友、同事、朋友等,真的同屬於一個群體的人數,上限約莫就是 150 。

「不對呀?那政權有幾千萬黨員呀。」無錯,當你想細想,就會發覺這個組織,有些設計還是頗為科學;例如他們的最高權力核心,政治局常委,是七個人。近代的心理學有個假說,就是所謂「七加或減二法則」,即是一個有效的小團體中,人數由五至九人不等。

當然,不是說那個黨很刻意要用科學去設計他們的體制,但可以見到,神奇國度再神奇,也不可能違法基本的自然法則。

在塔尖的政治局常委 7 人,由政治局委員是 24 人「選出」;政治局的 24 人,由 205 人的中央委員「選出」。205 人的中共中央委員,就是國度裡掌握了實權的人。當中又可以大概分成三批,中央、地方和軍隊。

205 人的三個分支,每個系統其實也是幾十人左右;仍然在 150 人的限數之內。中央委員會裡面,又有不同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大概也是按「七加或減二法則」去設置決策委員,指揮轄下機關。

許多工作小組的成員,是重複的;這不只是架床疊屋的問題。更重要問題是,當極少人數要作出大多數決定,而他們掌握的資訊又極有限,結果很多決定都不能顧及「執行」和「被執行」者的現實情況。最終為了向上交差,往往用到威迫利誘,也衍生出以上所講管治成本高的問題,

順帶一提,自從擔任香港行政長官之後,李家超嘗試將以上所提到的「工作小組」模式引入。但香港本來已經有一套行政的思維,刻意將中共的一套移植到香港的官僚體制,又會否出現器官排斥呢?

二,以上所講在管理學中,是 span of control 的問題,而另一個維度就是 chain of command 的長短。假如是個只有幾個人的組織,權力集中或者會比分散有效;尤其是當效率是首要考慮。但當體制龐大,權力集中令到 chain of command 變得更長,另一個問題就是 communication breakdown。

以神奇國教的頂層結構作參考,視乎涉及的範疇,由最高到最基層的執行,最少也有五層至七層。玩過 Telephone Game 就知道,一個訊息經過三傳,四傳之後就已經嚴重失真。而且這裡提的層,只是很粗略的階級區分,而不是實際溝通時涉及的人數。可以想像,在現實情況下,一個政策由上而下的傳達,到執行的時候,就只有最基層都能夠明白的指令,例如清零。

「這種管理問題到處都有,為何在極權和專制社會的問題會更嚴重?」

極權社會的問題,是資訊沒有透明度。明明掌握了在地資訊的,卻沒有權做決定;層層而上之後做的決定,幾乎可以肯定不是最前線所最著緊,又或者最可行。

任何正常的管理,都會建議權力下放。但極權政府不能放權。所以,當權力不能下放,由上而下的 one-size-fit-all 的指令,往往就只可以是方向性的。無傷大雅的小事,結局就是「做咗當得咗」。不過,一旦涉及到具體執行的方法,指令就變成不顧一切代價的硬指令。

清零,就是硬指令。住房不炒,就是沒有具體的「講咗當做咗」。

以上兩種都同屬 communication breakdown。


甚至有人認為,世間不可能有真正的極權統治,正如沒有真正的獨裁。

另外,專制社會快要窒息的時候,為了生存,偶爾也會鬆一鬆。結果就是大家見到的周期現象: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

或者中共的夢想是演變成一個不會犯錯的極權社會;但現實中,是沒有可能由核心到外圍,仍然能夠鉅細無遺地監管十四億人每日的生活。越是甚麼都要管的極權統治,其實就製造越多漏洞;畢竟,每件事其實都可以視為 205 人與十四億鬥智鬥力。

現代社會一個很重要的發明,就是官僚體制,但也有人認為,傳統中國社會就已經有官僚,例如唐律和科舉。但別忘了,在人類歷史上,很多概念都是在不同地方各自演化。

官僚的極致,就是每個決定都是有規有舉,彷彿由機器人去做;官僚在處理已知的問題,可以很有效。所以,最能代表官僚文化的文具,就是圖章;官僚能夠表達的訊息,都應該是預先設計好的。

所以,當官僚面對未知的事物,往往是不知所措;當指令不具體時,這些人肉機器亦不懂得自己要執行甚麼。

法治和官僚體系是相輔相成的;偏偏在神奇國度,不少規則都是非正式的,對規則的解釋權,也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上。

正如以上所提到,集權不見得令神奇國度的決策質素更佳;決策很多時根本不能執行,又或者代價極高。集權越嚴重,越來越多政策不能被執行。

就連香港本來高效的官僚,過去幾年都因為沒有自主,所以很多事情都做不出來。問題不只是人選的問題,而是整個決策的機制根本脫離現實;本身已經是一個死症。

至於中國大陸裡面,情況也不會好到那裡。甚至乎,俄軍的作戰能力完全露底,軍備亦落。

今年八月 Pelosi 訪台後,解放軍只可以用射導彈落海來宣洩情緒。軍演本來是要向其他國家展示作戰應變能力,而不是武器有多強大。人類早就有可以令生靈塗炭的大殺傷力武器;甚麼坦克大炮導彈,還有甚麼可怕?

不方便的真相是,解放軍除了這些,就沒有能力組織更複雜的事。

究竟中共知不知自己有以上的體制缺陷?我相信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問題所在。但對於政權,它的重點是要繼續執政,而不是改變這些問題。

以上除了是政治,其實也是基本管理學。當然,知道應該怎樣去管理,和最終你可以選擇怎樣去管理,是兩回事。很多人身在體制中,也是無可奈何。

如果未加入會員專享的討論區,可以循以下這個連結加入

會員專享討論區

至於今日的 YouTube ,亦希望可以給大家在主流以外的一些另類觀點: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