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世民
利世民聲音專欄
亞洲金融風暴 2.0
2
0:00
-1:07:18

亞洲金融風暴 2.0

今日嘅環境,同當年又有乜嘢相類似之處?
2

牛頭角順嫂話:「亞洲金融風暴,最衰都係炒家大鱷;最終香港好在有財金三劍俠,加上祖國強大支援⋯⋯」

事實當然唔係咁。

任何金融危機,之前一定有泡沫經濟。了解泡沫經濟點樣形成,先至可以明白危機係點樣出現。

亞洲金融危機一共有三個重要嘅時間點;一個係 1994 年聯儲局將短息由 3% 一年內加到 6% ,另一個係日本央行由 1995 年中開始將日元貶值 ,最後一個就係泰銖 1997 年中貶值。

匯率同利率,對資產價格,即係股價、樓價有影響;經濟周期,亦係咁樣出現。

如果話亞洲金融風暴嘅遠因,係亞洲嘅經濟泡沫,而亞洲嘅經濟泡沫,又係由日本嘅經濟泡沫擴展而成。

亞洲金融風暴 2.0 ,主角就係中國。

過去廿年嘅中國,就好似三十幾年前嘅日本,有以下嘅特點:

(一)過去廿年,長期貿易順差,信貸擴張 ;(二)樓市泡沫化;一般人,已經難以負擔供樓成本;(三)資本外流壓力增加;一帶一路,香港地產;(四)經濟增長急速放緩 ;(五)人口老化

日本 1980 年代末同今日中國,泡沫爆破過程亦有以下相同之處:

(六)樓市泡沫因政策爆破;(七)量化寬鬆;但未見成效; (八)貨幣貶值,進口成本急升;(九)企業變賣海外資產。

如果睇今時今日香港,情況比 1997 年更加惡劣⋯⋯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