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齊來做個資本家
「通脹之下,買些甚麼可以保值?」「我有一些儲蓄,可以買些甚麼然後退休嗎?」「為甚麼你說物品的價值不會自然上升?難道你不相世上有被動收入這回事嗎?」
之前在其他節目,有不少觀眾問以上的問題。但是任何未了解別人的財政狀況前,任何理財的建議都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可以分享的,就只有以下五個主要原則:
首先,亦是最重要,不要將投機和投資混淆了;就算是想透過低買高賣獲利,也應該學套戥者的心態,先確定了可以出貨,才入貨。
其次,資本不是錢,但凡有生財能力的知識和無形資產,都是資本。有錢不等於有資本,有資本亦不等於有錢。價值和價格是兩回事,投資的目標是增加資本,也就是增加回報;回報上升,價值自然上升;價值上升,價格也會上升。真正的投資者,是著眼資產帶來的回報,而不是資產的價格。
第三,所謂被動收入,長期平均回報率,最多是與大市一致。而且絕大多數被動收入,都要扣除了中間人的費用。所以,被動收入是「輸少當贏」;方法是盡量找些風險分散,成本相對低的選擇,例如股票指數 ETF。
第四,通脹之下,持有資產的人,最多只是「打個和」。真正贏家是借了錢的人。物業是大多數人可以借到錢的方法,也是最熟識的方法。
最後,工作帶來收入,收入是財富之本。要以資本家的心態,去看待收入和財富的問題,不要浪費任何本錢。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