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世民
利世民聲音專欄
【是日隨筆】三首歌見證香港時代變遷
1
0:00
-12:04

【是日隨筆】三首歌見證香港時代變遷

獅子山下.海闊天空.願榮光歸香港
1

政治上,團結群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製造敵我矛盾;有敵人,就有自己人。另外我發現,共同敵人比共同利益,團結的力量大很多;我甚至很懷疑,所謂的共同利益,是否真的可以令一班人團結起來。

George Orwell 的《1984》裡,最超現實的一幕是「兩分鐘的仇恨」(Two Minutes Hate);每次見到處出征的小粉紅,我亦想到那種膚淺但澎湃,只有情感沒有理智的仇恨。極權社會裡,總是充斥著無緣無故的恨。那些被群眾仇恨的對象,可以是階級敵人,可以是民族敵人,更可以是任何人。極權社會是先創造敵人這個角色,然後才向人扣帽子;對政權有威脅的,對政權沒有威脅的,統統都可以被扣帽子成人民公敵。

除了極權社會,就算一般的政治操作裡面,同樣有敵我矛盾。只不過,在極權社會裡,甚麼都是政治。無錯,極權的意思,就是人民每日面對的每件事,信仰、教育、娛樂甚至乎兩性、家庭等,全部都關乎權力,所有決定都是由上而下;彷彿一切人際關係都是敵我矛盾。

反之,在真正自由的社會,制度的意義就是在於建立「權力的防火牆」;一來避免權力集中,二來就是在個人和群體之間,也建立最基本的人權保障。說到這裡,我知道一定有人會問:「美國算是真正的自由社會嗎?」「利世民,你咁講會唔會太過理想主義呢?」希望大家留意,這正是藍朋友和小粉紅常中伏的偽命題;根據他們的邏輯,只要是世間沒有真正絕對完美的自由社會,仁愛公義,他們在牆內遇到各種不合理的事,忽然就變得合理。

追求理想和面對現實,不一定有矛盾。相反,正因為現實是不完美,我們才需要有理想。了解現實,不代表我們要放棄理想。將現實當作理想,那是不思進取;將理想當現實,那是不切實際。反而是神奇國民,才經常要在「將現實當作理想」和「將理想當現實」這兩個極端之間來回,疲於奔命。他們的理想,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用再被欺負。問題是,究竟是誰在欺負中國人呢?在牆外的世界,我們明明見到,極權政府對人民的壓迫;在牆內的人,卻會說只有強大的國家才可以保護他們。因為國家要強大,所以人民就必須要有所犧牲。

在小粉紅和藍朋友的想像之中,全世界都要與中國為敵;我甚至乎覺得,他們已經變得很享受這種仇恨和被迫害的感覺。越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就越想將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強而有力的民族和國家。極權統治,除了製造敵人和仇恨,就是要令人民變得懦弱;不能相信身邊的人、猜疑成性、不會理性思考、漸漸失去對是非美醜善惡的知覺、對一切都變得麻木,最後只剩下無以名狀的恐懼和仇恨。

但其實以上所講的這種極權社會,也不易管。管治成本真正低的社會,其實像香港,最優秀的順民,善於執行,但不敢擅作主張。當然,順民也有缺點,例如當沒有上頭下指令,就很少會採取主動,更不懂得創造。因為順民個人創造力卻不高,只有在優良的系統中,才能夠發揮守成的價值。

請恕我坦白,香港本來是一個主要由順民組成的社會。香港人卑微的願望,只想安居樂業,有規矩讓他們去跟。香港人易管理,難團結,試問要管治這樣的社會,究竟有多難?甚至乎根本不用刻意去做甚麼,亦不用防範甚麼;記住了,香港本來就是積極不干預。

但不要誤會,我也不是要借順民這個講法,來貶低香港人。在太平盛世,為甚麼不做順民?廿三條和沙士之前,香港人相信,中港之間的那堵防火牆可以維持到 2047 年,所以對中國大陸沒有甚麼強烈的感覺。總之,河水不犯井水。那怕北京挑選出來的董建華,雖然是個志大才疏的二世祖,連香港話亦說得不好,但沒有人因此歧視他。當時我甚至聽過不少香港人說:「早知北京派個好似朱鎔基咁能幹嘅人做特首好過喇。」

是廿三條,令跨越政治光譜的專業界別、商界和民主派,首次站在同一陣線。沙士,是另一個令香港人團結起來的原因。但廿三條和沙士,亦只不過是裂痕的開端,中港矛盾真正表面化,應該由 2010 開始。最先是菲律賓人質事件;這宗慘案令香港人覺得,連特區政府與菲律賓政府交涉,北京都看不過眼,那麼以後誰會代表香港人?然後,就是由 2011 年到 2012 年,廣東道 D&G 事件、北區水貨客事件、雙非孕婦、搶奶粉到反國教。

只要回顧以上歷史,不難見到,香港的政治環境的變化,其實全部受神奇國度所左右;顏色革命之說,根本就是莫需有的指控。香港人的底線,從來都就是中港之間那堵防火牆;2003 又好,2019 年又好,兩次都是北京要拆除那堵防火牆。尤其是 2019 年,我很清楚記得,當時香港人普遍的直覺是:「無論是反抗抑或不反抗,都將會是最後一次機會反抗。」

在 2019 年,我才第一次聽到:「香港人,反抗!」每次向外人介紹《願榮光歸香港》,我都會說,這首歌是 2019 年香港人的 fight song 。當他們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都會對香港人的創造力和執行力,嘖嘖稱奇。我甚至覺得,自己要到 2019 年才重新一次認識並且愛上這個城市。現在律政司向法庭申請禁制令,要「榮光」成為禁歌;又讓這首歌多一重意義。

政府說香港已經「由亂入治」,但行為上卻是杯弓蛇影。我要再講多一次,香港人本是順民。別忘了,之前代表香港的歌是《海闊天空》;最反叛的行為,也只不過是「寒夜裡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再老一輩的朋友,或者會選《獅子山下》;「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更加是到肉地描寫了順民的價值觀。

2019 年後,這群「容易管理,不易團結」的《獅子山下》順民,只想有朝一日《海闊天空》的「無腳雀仔」,卻變成《願榮光歸香港》為正義時代革命的同行兒女。何以令眾人亦憤恨?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嫌我重覆,長氣。請記得,政治上常用的手段,就是製造敵我矛盾。所以我們要留心,不要讓對自由的追求,變成膚淺的仇恨,純粹的情緒發洩。魔鬼總是在我們不為意的時候,讓我們變成自己心目中最厭惡的那種人。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