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世民
利世民聲音專欄
【道德情操論】甚麼是言論自由?
5
0:00
-17:36

【道德情操論】甚麼是言論自由?

【是日隨筆】除了「聽甚麼」與「講甚麼」的自由,還有「不用聽甚麼」和「不用講甚麼」的自由。究竟甚麼是自由?假使自由不是絕對,那又是甚麼?
5

這幾天,不論是社會,還是自己身邊,都發生了不少事情,讓我想到了言論自由的問題。

「甚麼是言論自由?」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又不盡然。至少,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每個都好像差了點甚麼,總有人覺得不滿意。

「言論自由,是用來保障那些令人反感的言論。」這定義是有點「偷換概念」;它不直接說甚麼是言論自由,只是說言論自由的其中一個意義。甚至乎,這個定義也意味著,言論自由必然是有一定的代價。

「沒有自由是絕對的,所以言論自由也不是絕對的。」這個講法,相信大家都聽過,耳熟能詳。你想反駁嗎?又好像找不到它的重點,對吧?

今日,我嘗試像數學解題一樣,拆解甚麼是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從字面上,就是「言論」和「自由」。甚麼是言論,不用吹毛求疵,總之但凡不同形式的表達,語言文字當然是主流,聲音圖片舞蹈等等,都是廣義上的言論。

真正的關鍵詞是「自由」;自由是否簡單的解作「做乜都得」?我知道有些人是這樣去理解自由,然後就想到了那些毫無自我約束的人,自把自為,做乜都得。然後,就會有人說:「不就是講過了,自由不是絕對的;所以自由必須要有所約束。」

假如不是絕對,相對的界線應該在那裡?要約束,由誰去約束?怎樣約束?這幾個問題。其實都反映了一個更根本的現象,就是似乎在我們的意識當中,除了自由以外,還有其他的追求。

究竟我們的追求是甚麼?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都不一樣。循這條思路繼續下去,最終的結論就是:「無錯,自由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只要不影響到別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由去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事吧」

以上,大概就是自啟蒙時代以來,對自由的辯證。

不少人都滿足於以上的講法;我亦曾經如是。但也有些人不認同,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我發現,認為「自由不是絕對」的人,其實心底裡都覺得,自由以外還有一些恆久而普世的價值,例如平等、友愛、公義;他們心目中,這些價值或許比自由更崇高;最低限度,也應該與自由平衡對等。

對數學有點認識的朋友,都應該看得出,自由其實只是人世間眾多不同價值觀,不同追求的「集合」(Set);也可以說,自由只是一個變數,不但因人而異,甚至乎會隨時代,環境轉變。

如果這樣講,自由的確不是「絕對」。

但以上的推理,起點是將自由解作「做乜都得」。有位哲學家 Robert Nozick 就提醒,自由除了「做乜都得」之外,還有也「說不的自由」;換句話說,就是「唔聽」「唔講」「唔做」的自由。

「做乜都得」,Nozick 稱為「正面自由」(Positive Freedom);至於「唔聽」「唔講」「唔做」等,他叫做「負面自由」(Negative Freedom)。

將自由分為「正負」兩極,意義在於,兩種自由其實是有本質上的區別。「負面自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影響別人的。當然,推到極致,始終還是有「人有沒有見死不救的自由」等的爭議。

「見死不救,是不道德,但人的確有這種不道德的自由呀。」假如這樣回答,就有人反駁:「既然自由可以是不道德,自由又是否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

雖然開始的時候,我說是用數學解題的思維去拆解言論自由是甚麼,但本質上這是哲學問題。所以,接下來我想請各位想像一下,在沒有「負面自由」的世界生活是怎樣?你沒有自由去拒絕別人向你發出的命令,連保持沉默的自由也沒有。這樣的世界,你真的是連基本的自由都沒有。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地去分別甚麼是「負面自由」,從這裡開始,我們叫這些最基本自由做「人權」。在日常語境中,很多事情都被冠以「人權」;我希望大家從今起,學會從「負面自由」,「說不的自由」去思考甚麼才是真正的人權。

另一邊廂,究竟甚麼是「正面自由」?想說甚麼便說甚麼,就是否正面的言論自由?之前,在網上流傳一條短片,Rapper MC 仁說,可以選擇自己想聽甚麼就聽甚麼,那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驟耳聽來,好像有點道理。你想說,不代表別人想聽;人家也有選擇聽甚麼的自由,對不對?

以上所講的「正面自由」,其實不論是言論自由,抑或是其他範疇,都會涉及到別人的自由,換句話說又回到自由是否「絕對」的這個問題上。

別人沒有義務去成全你的個人追求, 這是常識吧?你要其他人與你同行,可以動之以情,可以說之以利,就是不可以強迫,也不應偷呃拐騙。別人不願聽,你迫人家去聽,說不過去。

說到底,如果發揮「正面自由」,反映一個人的品德。

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沒有品德,究竟是甚麼意思?強迫別人。又或者是張著眼睛說瞎話,凡此種種,就是沒有品德。回到以上提到的問題:「有自由沒有品德,那自由還算不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

我的答案是:「人權仍然是不可侵犯的;但神聖的是,在人權的基礎之上,做對得住自己和別人的事,更進一步,甚至能成為別人認為值得仿效、學習的行為。」我們都是平凡人,要神聖是很難,但做到「有品,有德」,就已經不錯了。

順帶一提,我聽說過一個解釋,「品」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眾人的評價」。眾人的評價是甚麼?那就是社會普遍價值觀,大眾共識。Adam Smith 在《道德情操論》裡面,提到一個叫「公正的旁觀者」(Impartial Spectator)的概念,意思就是指我們每個人心目中,其實都某程度上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從而得知社會大眾,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會有怎樣的評價,也就是「品」這個字的意思。

那麼「德」這個字,又是甚麼意思?我聽過有人將「德」這個字拆成三份,左邊的部分是「行」,右上的是「腦袋」也就是思考,而右下是「心」代表了感受。當行為思想感受,都是正面而善良,就稱為「德」。

兩者加起來:當你不論從社會群眾的評價,以及個人角度的行為思想感受,都合情合理,那就是品德。

可能有人會覺得,有沒有必要將事情拆到那麼細緻?反正大多數人都是率性而為吧。但社會能夠進步,正是因為有人追求精益求精。

早兩年寫了一篇導讀,介紹 Steven Pinker 寫的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當中講到現代人的道德標準進步,暴力減少,原來是因為社會普遍識字率的提升,讓更多人可以從文字和各種文化產物,代入別人的處境,令人更具同理心;同理心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良善(Benevolent),這也是 Adam Smith 在《道德情操論》裡面的其中一個主旨。

有人擔心,在互聯網世界,尤其是被演算法主導的社交媒體,會否令人的言行變的更乖張偏激,嘩眾取寵。但我相信,社會上從來都有些人,就是語不驚人誓不休。過去的世界,他們找不到聽眾觀眾,但經過社交媒體,這些本來在社會不同角落的人終於連結起來,音量也經過迴音谷效應放大。

言論自由,是否等於「鬥大聲」?剛才不是提到 MC 仁說,言論自由重點不是人人口沒遮攔,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自由去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他的這句話能夠引起不少人共鳴,我想是因為在互聯網上,有太多嘈音,令人感到不安和疲倦。

以我的個人經驗,找上門,鬥大聲的人,亦根本沒有意圖去說服別人;他們或許想借機讓自己感覺良好,又或者想滋擾別人,令別人感到氣餒,要別人收聲。要別人收聲,動機是侵犯別人的基本權利。幸好,我們只要簡單幾個按鍵,就可以回復耳根清靜。

但是當政府官員先口誅筆伐,再「拉人封鋪」,那就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專制政權,更加會無所不用其極控制言論。這點早兩天在另一邊文章分享過,不贅。但今天想補充一點:很多時社會言論自由萎縮,不單是因為人民怕了政府,同時還有剛才所提到的「人民內部矛盾」;兩股力量,相輔相成。當越來越多人習慣「沉默」,結果可能連丁點「沉默的自由」,基本人權也最終失守。

另外,我的觀察是,在言論自由被限制的國度,人們理性辯論的能力和水平,都普遍較低;這也是為甚麼小粉紅網上大軍出征的時候,往往只有幾句粗鄙的謾罵,然後便沒有然後。

所以,讓更多人學會如何去理性討論事情,求同存異,解決紛爭,也是維繫一個自由社會必須的。當「正面自由」得不到正常發揮,就會有更多人相信了「自由不是絕對」的謬誤。當主流社會接受了「自由不是絕對」,就有人想到要在這裡劃一條紅線,那裡設一道界限。言論的空間收窄,自由的消亡,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亦不是單憑統治者的主觀意志就可以做得到。當社會風氣在不經不覺間改變,人們漸漸不敢據理力爭,最後到發現自己想表達意見的時候,已經沒有聽眾,也沒有公共空間。

走到那一步,就已經太遲。


後記

再一次跟大家說聲多謝;謝謝你耐心閱讀。

有位讀者希望我可以讀出每篇文章。其實之前我也有講過,寫得好的文章應該是可以朗朗上口,至少作者自己讀一次,對編輯行文用語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我沒有其他人幫忙編輯。所以,這個步驟本來是不可以忽略的。

多一重的步驟,時間耗費也更多,我亦必須作出取捨;所以可能在其他的平台,例如 YouTube Live ,就只有重複一些內容。

希望你看完這篇,覺得我的觀點有用,又或者覺得我提出的觀點與別不同,考慮付費訂閱支持。

Get 10% off for 1 year

我也明白,有些朋友暫時不想以付費訂閱的方法支持。希望你能夠向你的朋友推薦這個地方。常言道,免費的最貴,你的推薦和肯定,是很難得的價值。請你將推薦分享,視為一種普及教育,讓更多人接觸得到我的觀點,

Share 利世民 Substack

5 Comments
利世民
利世民聲音專欄
【利世民聲音專欄.文字版】 https;// leesimon.substack.com
利世民,香港人,自媒體 Unsubject 主筆。表面上係時事評論人,實際上係世俗嘅哲學愛好者。樂天知命,不問鬼神,意識形態為古典自由主義,人物設定介乎於 Chaotic Good 與 Chaotic Neutral 之間,長期處於存在危機。過去四分一世紀,平均半年就有新興趣方向;由物理學到心理學,由政治到經濟、撈埋歷史、宗教同哲學等,搓埋成為「實用經濟學」、「日常政治學」、「紀事本末」三大內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