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吓就一定㗎喇;但認真咁講,如果睇好後市但嫌個單位太大嘅,放租咪得囉,點解要賣?同埋,如果畀銀行 call loan,就真係唔好周圍同人講;好馨香咩。
講返個市場。其實我聽到消息話湯文亮連自住層樓都放,第一個念頭真係:「唔通個市真係見底?」因為市場有個傳統智慧就係:「連最後一個好友都投降,大概都係見底之時。」
但見底還見底,反彈還反彈,係兩回事。
當年有班人,覺得息口低自己又攞到銀行放數,不斷買買買買買。如是者,個個都唔著泳褲游水。
其實唔止香港地產市場,世界各地甚至唔同嘅經濟範疇,都一樣有類似嘅情況。總之,任何可以做抵押向銀行借錢嘅資產,總會有出現價格泡沫嘅情況;地產如是、股票如是,甚至乎最近兩年連 Nvidia 啲晶片亦如是。
畢菲特話水退時就知邊個無著泳褲,其實重點不在於有冇槓桿,而係借返來嘅錢買咗啲乜。
站在「市場正義」嘅角度,有賺錢嘅機會就自然有蝕錢嘅機會,尤其係長遠而言。每次低潮都係弱肉強食嘅淘汰賽,亦只有經過呢種震盪洗禮,社會先至會進步。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