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Transcript

穩定幣普及究竟係保美元地位?定係幫人民幣國際化?

穩定幣發行機構點賺錢?邊個先受最大威脅?

穩定幣發行機構點賺錢?邊個先受最大威脅?

  • 穩定幣的本質與歷史

    • 穩定幣運作原理與聯繫匯率相似,都是將價值掛鉤到另一種資產上。

    • 穩定幣的區塊鏈技術帶來了自動化流程;過往有穩定幣(如LUNA)因缺乏資產抵押和提供不合理高回報而爆煲,導致大眾對穩定幣產生戒心。

    • 美國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和香港的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生效)旨在將穩定幣制度化並加強規管。

    • 香港的法規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有百分之一百的美元、港元或離岸人民幣資產抵押。

    • 穩定幣發行商主要透過將收取的資金投資於有息資產(如短期美債)來賺取利息;穩定幣發行機構被限制向持有人發放利息,以區分其與傳統銀行業務。

    • 穩定幣更應該視為一種支付系統,而非炒賣工具或資產,其潛力在於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低傳統銀行交收系統的時間和成本。穩定幣的發展可能導致「去銀行化」或「去中介化」的趨勢 。

    • 國際結算銀行(BIS)對穩定幣作為可靠支付系統的快速定性持謹慎態度,認為仍存在風險。

  • 美元霸權與人民幣國際化

    • 目前市場上超過 90% 的穩定幣與美元資產掛鉤,引發「陰謀論」指美國推動穩定幣法案是為進一步鞏固美元霸權並消化國債。

    • 另外有說法指,香港推出穩定幣可能成為離岸人民幣合法化、法定貨幣化的途徑,甚至可能促進「去港幣化」 。

    • 但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障礙在於資本帳流動和外匯管制,中國大陸的支付系統(如微信支付、支付寶)之所以盛行,部分原因在於其金融系統相對不健全,產生了對非銀行機構提供支付服務的需求。

  • 結論經濟發展與風險

    • 穩定幣作為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工具,理論上能夠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並降低成本,可能加劇支付行業的競爭。

    • 市場對新技術的熱情可能導致盲目跟風和過度炒作,投資者應保持理性,理解高回報必然伴隨高風險的經濟規律。

Discussion about this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