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Paid episode

The full episode is only available to paid subscribers of 利世民

【金錢心理學】好友和淡友為何都注定有盲點?

為何「買樓派」與「租樓派」永遠爭論不休?身份認同如何影響人的決定?耶魯大學研究發現了甚麼?投資決策的終極因素不是市場現象而是「個人身份」

我們在做決定時,為什麼自以為理性但結果仍有偏差?

其中一個原因是決策過程中,我們受個人的身份認同信念影響,尤其是選擇證據之前已經有了預設立場。2017 年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當同一組數字被套用到不同主題(例如:皮膚病藥物與槍械管制),人們會因為自己的主觀立場,對數字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讀,證明身份認同會影響我們對客觀資訊的判斷。

哪些常見的理財觀點,容易受到身份認同的影響?

  • 看好或看淡市場 (Bulls vs. Bears):一旦定義自己是「好友」(看多)或「淡友」(看空),你的看法就會被預設立場扭曲。例如,好友會將市場下跌視為「調整」,淡友則視為「崩潰」。

  • 買樓或租樓 (Buy vs. Rent):已經買樓的人傾向支持買樓,未買樓的人則傾向支持租樓。這種立場往往來自個人經驗、…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