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Transcript

【黎智英案】黎崇恩五年未見父親的煎熬

法官:「你是不是黃皮膚?你是不是中國人?」一個問題揭露政治審判的本質

從一個問題,看清一場政治審判的本質!獨立記者 Kris 近期在《日經》發表了關於黎智英兒子黎崇恩(Sebastian)的獨家專訪,引發香港政府強烈譴責。在這場深度對談中,Kris 不僅揭露黎智英在獄中近 1700 天的艱難處境和健康擔憂,更剖析了這起案件如何從法律爭議轉變為國際間的「人質外交」。

黎崇恩(Sebastian,黎智英兒子)訪問時主要表達了哪些擔憂?

黎崇恩最擔心的除了黎智英的體重明顯下降外,他更焦慮父親年事已高(今年12月將滿78歲) ,在長期單獨囚禁的環境下,他不知道父親何時可能會離世。他還提到,自己自2020年離港後,至今已近五年未見過父親。

黎智英在獄中的生活狀況如何?

根據黎崇恩的說法,黎智英已被單獨囚禁近1700天。他的囚室可能只有一個小縫隙能透進微弱的陽光。每天只有50分鐘的放風時間。據報道,為了防止外界拍攝,他放風時會被一塊茶色的膠板或玻璃遮擋。

這場審訊是純粹的法律案件還是政治審判?

審訊中,一名法官曾質問黎智英是否為「中國人」 ,而黎智英則回答自己是「香港人」 。此舉被認為已超越法律範疇,反映了案件背後的政治含義,即試圖將「漢奸」這個罪名強加於黎智英身上。

國際社會對黎智英案有哪些行動?

歐盟曾要求立即釋放黎智英。黎智英的國際律師團隊也一直在為他奔走,爭取各國政府的行動與施壓。此外,特朗普(Donald Trump)曾表示會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提出黎智英案。然而,受訪者認為,這類行動更像是國際間的「人質外交」,而不是基於法律原則的處理。

黎智英的英國國籍對案件是否有幫助?

從中方的角度來看,人大常委會早有決定,不承認居英權計劃,並認為黎智英只能是一個中國人。這也對所有取得外國國籍的港人發出一個重要訊號:若在香港或中國被捕,仍會被視為中國公民。

Discussion about this video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