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Transcript

美國經濟K形化:消費者信心跌至谷底.股市卻創新高?

低收入家庭債務壞帳率飆升.科技自動化使社會上流更難

問:美國近期出現了哪些經濟數據上的矛盾現象?

答: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08年和疫情以來最差的讀數(51點),但與此同時,美股卻不斷創新高,且GDP或實際消費金額等宏觀數字未見退減跡象。

問:什麼是K形經濟(K-Shaped Economy)?

答:K形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狀況,就像英文字母K的形狀一樣,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如高收入人群)收入和財富不斷向上增長,而另一部分(如低收入人群)則向下發展或停滯不前,導致兩極分化。

問:美國財富集中情況如何?

答:美國最高收入和財富的10%家庭,佔了美國總消費的50%,並持有超過九成的資產。資產價格上升時,這10%的人能繼續消費,並支撐大市。

問:K形經濟下,低收入家庭面臨哪些具體困境?

答:家庭總收入少於5萬美元的低收入家庭,其信用卡貸款和汽車貸款的壞帳率正在上升,反映出經濟困難。此外,他們的工資增長絕對追不上通脹,且工作(如非文職、可被自動化或外判)容易被取締,社會上流機會也相對困難,需依賴人脈和社會地位。

問:為什麼消費者信心低迷,而宏觀經濟數據和股市仍然強勁?

答:消費者信心指數是廣泛民意調查,反映了許多民眾對未來經濟的擔憂。然而,現實世界中,消費不一定是一人一元平均分攤,少數高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足以支撐大市。這少數人持有大量資產,價格上升時他們繼續受惠。

問:在K形經濟的背景下,政府可能採取什麼回應措施?

答:最有可能的回應是像2008年或疫情期間那樣,大量增加財政開支。

問:政府增加財政開支對K形經濟有什麼潛在影響?

答:增加財政開支會令通脹更加嚴重,使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更加困難。由於高收入家庭持有資產,相對受惠於價格上升,且更容易借到錢,政府為求換取一時掌聲的花錢做法,只會使K形社會變得更加畸形,加劇貧富懸殊。

Discussion about this video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