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篇是在 2021 年 3 月 31 刊登的舊文;當時仍然在瘟疫期間,俄羅斯亦未大舉進軍烏克蘭。但文末對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以至台海局勢推論,至今仍然沒有太大分別。
自冷戰時期起,美國的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已經撰寫了不少關於中國的研究報告,其中有兩份報告,是分析中國官員的談判策略。
第一份是 1982 年改革開放之後,由 Lucian Pye 撰寫的 Chinese Commercial Negotiating Style 。Pye 最初專注於「第三世界」的研究,後來轉向專注於中國。這份報告旨在分析中國的商業談判實踐,目的是減少外界因誤解而導致損失。
第二份報告,是由 Richard Solomon 所寫的 Chinese Political Negotiating Behavior, 1967-1984 。作為一名職業外交官,Solomon 的分析更注重具體操作的細節。這份報告評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在中美關係正常化階段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高層政治談判。
綜合這兩份報告,我發現兩位作者眼中的中方談判對手,有幾個共通的特點: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