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歷史和時局,方法是相似的;甚至我會說,歷史比時局更容易分析,至少我們知道結果是甚麼。
話雖如此,歷史仍然有不少問題,我們以為有答案,但細心想這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其實很多漏洞;例如:
1979 年 3 月麥理浩訪京,已經向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提出新界的地契問題。為何期間北京一直都說等待時機成熟才討論。究竟所謂「時機成熟」的意思是甚麼?由 1979 年到 1983 年,究竟發生了甚麼轉變令北京認為「時機成熟」?
1982 年 9 月戴卓爾夫人與鄧小平會談後,在人民大會堂外的台階跌倒;這一幕往往被「榕樹頭講故佬」戲劇化,講成戴卓爾夫人是因為聽了鄧小平的威脅後心神彷彿。但究竟這次會談的內容是甚麼?鄧小平真的說必要時會武力解決香港主權問題?
由 1983 年 7 月到 11 月,英方仍然嘗試說服北京「主權換治權…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