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兩日跟一位中學同學閒聊。他跟我推薦他喜歡看的 YouTube 頻道,也解釋背後原因。
其實這本來是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做市場調查。但大家互相認識了那麼多年,我實在不好意問他怎樣看我;反正,我知道他有留意我出的 文章和其他內容就是。主觀的感覺是,我寫的和講的,跟他認識的利世民多少有點分別。
然後,我就繼續想:「假如要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總結,過去幾年(除了很多「講咗當寫咗」的題目),究竟我有沒有專長的題目?」
我想不少人都留意到「貨幣雙軌制」、「港元葡幣化」等。
我是不是很關心港元聯繫匯率呢?其實也不是。我只不過想借大家關心的題目,去示範經濟學的思考方法。
很多人往往感到經濟現象很難明白;但其實歸納到最基本的原則,經濟學就從「每個決定背後都有一定動機」這個假設開始。無錯,經濟學就是這麼簡單。很多時我們對別人的行為感到大…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