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廿年前,我與一位好友談及保守主義;當時尚未有今天如此盛行的社交媒體,也沒有那麼多所謂的意見領袖,大眾對政治的關注和參與,亦遠不如現在。
那個時候,社會上對政治最積極、倡議最多的一群人,是如今被標籤為「左膠」的人。我與其他朋友,屬於社會極少數關注香港自由市場經濟,憂慮香港受「左膠」思想影響;當時我們所憂慮的不僅是政策日益「左傾」,更重要的是文化與價值觀的逐漸變質。
「左膠」這個詞彙,就算不是由我原創,我想也是自己的作孽。但自 2014 年起,我也沒有再用這個標籤,一來我開始意識到,香港沒有分裂的本錢;二來我發現,社會上除了傳統的「左膠」之外,還出現了一群「右膠」。
所謂「左」或「右」是立場問題;但「膠」與否,卻是態度的問題;越來越多人認為「態度」不是問題時,我覺得那才是最大的問題。
回首過去,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也曾是一個「膠」;「膠人」泛指那些持有單一、僵化世界觀與價值觀的人。他們認為世界是二元對立的,只要能擊敗對手,便能實現天下太平、仙福永享。
「左膠」固然天真且脫離現實,但「右膠」又何嘗不是同樣的膚淺?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利世民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