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Transcript

【貿易戰】財長短訊揭中共以大豆採購撬動美國內部矛盾.精準痛擊共和黨票倉核心利益

大豆為何是美國重要農產品?中共如何借商品交易加速大南方離岸人民幣市場?

貿易戰第二回合,中國對美國大豆實行了零進口的策略性報復,重擊美國中部「腹地 (Heartland) 州份共和黨票倉如愛荷華(Iowa)。

上星期,美國財長貝特森(Scott Bessent)與農業部長布魯克·羅倫斯(Brooke Rollins)的私下訊息被曝光 ,暴露出美國給予阿根廷(Argentina)援助後,阿根廷卻轉頭與中國談大豆交易。

有消息指,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Xi Jinping)的會面,大豆將列為重要議題 。

目前國際市場上最大的大豆供應國是巴西,其次是美國,兩國合計產量佔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阿根廷是第三大供應商。

大豆主要的經濟用途為:

  1. 榨油與工業用途:用於榨取大豆油(Soybean Oil),除了人類食用外,還用於製造稀釋劑(organic solvent)、漆油基礎等工業產品。

  2. 動物飼料:提取大豆粕(Soymeal),作為餵飼牛、豬等動物的主要蛋白質來源(穀飼牛的「穀」實質上是豆粕)。

大豆屬於豆科植物,其根部的共生細菌能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氮元素,這一過程稱為「固氮作用 (Nitrogen fixation)」。因此,美國農民會採用玉米(Corn)與大豆輪作的耕作模式,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保持土地養分和經濟價值。

中國「美國大豆零進口」衝擊:

  • 數量與金額:出口到中國的大豆數量大跌四成,金額則損失近五成,且下半年交易情況更明顯。

  • 大豆價格持續下降,跌至三年新低;三年前一蒲式耳(Bushels,約 60 磅)大豆約賣 14 至 15 美元,現在約賣 10 美元。

  • 後果:美國大豆滯銷,未來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之間恐出現惡性競爭,預計大豆價格會長期承壓。

中國利用大豆貿易與巴西、阿根廷等「全球南方 (Global South)」國家和金磚國家的貿易往來,甚至鼓勵這些國家接受並使用人民幣交收,最終建立離岸人民幣的金融體系,將中國龐大的購買力轉化為對全球的經濟影響力。

Discussion about this video

User's avatar